這個時候正值初春,日光溫室大棚開始整地準備種植春茬蔬菜了。大棚種植蔬菜比露地種植管理要精細的多,整地、移栽、澆水、施肥、授粉、噴藥每一步都做的特別細。單就整地來說,我們傳統種植中主要是起高壟再定植,可是這幾年,越來越多人的不再那么費時費力的進行起壟,而是用平畦種菜,長得也很好,產量也很高。
那么大棚種植蔬菜到底應該起高壟還是直接平畦種植,很多人在糾結這個問題,應該怎么做我們不能一刀切的解決,它是由種植的蔬菜種類、種植季節、灌溉方式等多種因素決定的。
我覺得大棚種植蔬菜之所以普遍的起壟栽培,原因主要有兩個:
首先,最早我們種植大棚蔬菜主要進行反季節栽培,在寒冷季節利用溫室的保溫效果種菜。低溫條件下,這種高壟能夠擴大太陽的照射面積,從而提高土壤溫度,促進蔬菜長得更好。
其次,以前大棚種植蔬菜以漫灌為主,為了減少灌溉水對蔬菜根系的沖刷也為了澆地方便,所以起壟種菜利用壟溝進行灌溉。一個溝或者幾個溝的澆地,也比整個棚室統一灌溉要容易的多。
以前蔬菜進行起壟栽培多是由當時的種植條件決定的,現在隨著現代農業的發展,為蔬菜種植提供了更好的設施條件,我們就需要多方位的考慮這個問題,主要涉及蔬菜種類、茬口和灌溉方式等因素。
不同種類的蔬菜整地方式是不一樣的
葉菜類一般做平畦播種。日光溫室多是東西向的,我們在棚內則南北向做畦,先施肥翻地,耙平后做成寬1.2米左右、長度即為棚室寬度的平畦,待播種。
果菜類、豆類蔬菜等長季節栽培的、以結果為主的蔬菜多是起壟栽培,一般壟寬50cm,溝寬70cm,每個壟上定植兩行;其中瓜類作物也可以等行距種植,每個壟上種植1行,行距為1m,起壟寬35cm左右,溝寬65cm左右。
不同種植季節是決定不同整地方式的關鍵因素
前面我們提高起壟栽培的一個重要目的是提高土壤溫度,那么反季節種植我們可以起壟栽培。但是現在溫室大棚周年生產,不同季節棚內的溫度有很大差別,我們要根據不同栽培季節有區別的對待這個問題。
大棚種植蔬菜常見茬口有四個,冬春茬、春提前、秋延后、越冬一大茬。
冬春茬:我們種植黃瓜多采用這個茬口,元旦前后定植,春節差不多開始采收,直到七八月份拉秧。黃瓜結瓜盛期處于蔬菜尤其黃瓜比較少的三到五月份,售價很高,效益很好。這個茬口定植時溫度比較低,最難種。
春提前茬口:大部分蔬菜都可以選擇這個茬口種植,上市時間比露地種植早一個月左右,效益也不錯。日光溫室多是3月中旬定植,塑料拱棚多是4月上旬定植,土壤溫度穩定在10℃以上。
秋延后茬口:大部分蔬菜也可以選擇這個茬口,一般8月份定植,12月份拉秧。
越冬一大茬:一年只種這一個茬口,一般9月份陸續定植,直到第二年六七月份拉秧,目前生產上只有番茄、辣椒、茄子等少數幾種蔬菜選擇這個茬口。
不同茬口的整地方式是不一樣的,冬春茬和越冬一大茬需要經歷低溫季節多采用起壟栽培,而春提前和秋延后茬口種植時氣溫高采用平畦栽培就可以。
不同灌溉方式的整地方式是不一樣的
傳統種植中以漫灌為主,而現代農業種植中灌溉方式多種多樣,滴灌得到了大面積的推廣,滴灌能夠在根系周圍有目的的進行灌溉,更加節水,澆灌也方便。
滴灌使得整地不再那么麻煩。整個大棚翻地地耙平,然后按照適宜的株行距定植,采用的比較多的還是大小行種植,大行距為80cm左右,小行距為40cm左右,每個種植上鋪設一條滴灌管進行灌溉,完全能夠滿足作物生長的需求。
總結:我們大棚種植蔬菜到底是起高壟還是做平畦,首先要考慮種植茬口的問題,其次要結合不同的灌溉方式進行調整,滿足蔬菜生長對水分的需求。
更多種植技術請加入我們 壽光農業技術培訓班 潘老師 15069655168